纽约市无家可归学生人数创纪录 超过15万人无固定住所

微信图片_20251021093201

Loading

纽约市无家可归学生人数创纪录 超过15万人无固定住所

非营利组织「纽约儿童倡导会」(Advocates for Children of New York)最新报告显示,2024至2025学年,纽约市超过 15.4万名学生 无家可归,平均 每7名学生中就有1人 曾经历居无定所的状况,创下历史新高。专家指出,这一问题与住房短缺及移民家庭大量涌入等因素密切相关。

报告指出,在这些无家可归学生中:

  • 6.5万名学生 曾在一年内居住于收容所;
  • 8.2万名学生 暂时与亲友同住;
  • 布朗士区(Bronx) 情况最为严重,几乎每5名学生中就有1人没有固定住所。

研究还发现,失去住所的学生在学业表现上普遍落后。
在2023至2024学年中:

  • 居住于收容所的学生中有 三分之二长期缺课,而有固定住所的学生仅约三分之一;
  • 居住在收容所的高中生中,每八人就有一人辍学,四年毕业率仅 62%

这已是纽约市连续 第十年 无家可归学生人数超过10万。尽管全市学生总数在减少,但无家可归学生的数量比2010年增加了一倍以上。

市府已增派教育局工作人员进驻收容所,协助家庭办理入学,但各界仍呼吁进一步改革,包括:

  • 重新审查校车与接送服务合约;
  • 改善交通安排;
  • 修改州教育经费分配公式,让无家可归学生比例较高的学区能获得更多资源。

纽约州参议员 刘醇逸(John Liu) 对此数字表示震惊,他批评现行的经费分配制度“竟未考虑无家可归学生的特殊需求”。他已在州参议会提出 S813号法案,要求修订教育经费分配机制,将这些学生纳入考量,以确保弱势儿童获得应有的支持。

此外,民主党籍纽约市长候选人 曼达尼(Zohran Mamdani) 近日也提出教育政见,重点关注无家可归学生,承诺扩大公立学校援助计划,让受益学生人数 增加一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