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人女子被曝在民宅私卖高价名犬 一只售价高达3.8万美元
![]()
华人女子被曝在民宅私卖高价名犬 一只售价高达3.8万美元
尽管纽约州法律已明令禁止宠物店出售猫、狗、兔等动物,但《纽约邮报》最新调查发现,一名华人女子涉嫌在皇后区阿斯托利亚(Astoria)的一处民宅内非法贩售名贵犬只,其中部分犬只售价高达3万8000美元。
报道指出,这家名为 “Tiny Cuties NYC” 的店铺表面上看似普通住宅,实际上却在客厅内展示多只从台湾进口的名贵混种犬。
例如:
- 博美与吉娃娃混种迷你犬,售价 7800美元;
- 马尔济斯与博美混种犬,售价 8800美元;
- 茶杯型博美与贵宾混种犬,售价 9800美元;
- 最昂贵的一只白色贵宾犬,被称为“镇店之宝”,售价 3万8000美元。
调查记者假扮顾客上门后发现,该民宅由华人女子 蔡珍妮(Jenny Tsai,音译) 经营。店内不仅有鱼缸、名牌包等装饰,还能清楚听见屋后传出的狗叫声。蔡珍妮声称,她在房屋后方饲养了约 35只幼犬,而在台湾还有 30只。
她向记者表示,自己在台湾拥有犬舍,这些小狗在六个月大时会被运到纽约出售,“我们已卖出600多只狗”。她还说,越迷你的小狗价格越高,并声称这些犬种是“自行研发培育”的。
然而,当记者揭露身份、直接质问她是否经营非法繁殖场时,蔡珍妮立即否认,称这里不是宠物店,而是“家庭环境饲养”,“我们不像那些幼犬繁殖场,不清楚狗的来源或向他人购买”。
根据纽约州《幼犬繁殖场供货链法》(Puppy Mill Pipeline Act),全州宠物店禁止贩售猫、狗、兔等动物,公众只能通过收容所领养或直接向合法繁殖场购买。自法律生效以来,已有 60多家宠物店被关闭。不过,仍有部分业者利用“法律灰区”通过海外渠道进口或线上代售幼犬,规避监管。
一些华人宠物业者表示,该法实施后,繁殖场多远在郊区,往返至少一小时,且犬种有限,导致许多顾客转向网络或私人管道购买,助长了地下交易。